本文转自:扬州日报
将散文的平实质朴与舞台的磅礴张力交融——
舞剧《朱自清》泰州上演
剧照。林倩雯 摄
8月13日晚,由扬州市歌舞剧院精心打造的舞剧《朱自清》在泰州保利大剧院上演,这也是2025年江苏省文华奖的演出。当朱自清的《荷塘月色》化作舞台上流动的肢体诗行,当《背影》中沉甸甸的父爱凝成一声无声的叹息,剧院在当晚化身为一幅水墨氤氲的文学长卷。舞剧《朱自清》,以舞蹈为笔、光影为墨,将散文的平实质朴与舞台的磅礴张力交融,为观众织就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梦境。
舞台中央,高大的“背影墙”如翻卷的书页缓缓旋转,360度空间里,朱自清的一生在虚实间流转。父亲佝偻的身影投映于幕布,从牵着幼子的手到被成年的儿子搀扶,一段双人舞未用一次托举,仅凭肢体的顿挫与凝滞,便将《背影》中欲言又止的父子深情碾磨成泪。
更令人屏息的是“荷塘月色”的幻境:舞者衣袂翩跹如风拂莲叶,足尖轻点漾开粼粼波光,倏而群舞化作狰狞黑影——闻一多遇刺的枪声刺破诗意,荷瓣零落如血。舞美以“IMAX级”的视觉语言,将散文的静美与时代的裂痕撕扯于同一时空。
郁可唯空灵的嗓音从“全景声”中流淌而出:“你聪明的,告诉我,日子为何一去不返?”一曲《匆匆》两度响起,初时是朱自清与妻儿离别时的缱绻,终章是病榻前与妻子的诀别之舞。弦乐低徊处,舞者的旋转如沙漏倒转,将文字中永恒的诘问揉进每一寸肌理。
整部舞剧诗意地展现了朱自清为人师的认真、为人子的孝敬、为人夫的体贴、为人父的慈爱、为人友的真诚,最终抵达他为人杰的人生高度。最震颤人心的一幕在“为人杰”中迸发:羸弱的朱自清伏于案前,颤抖的指尖几乎握不住笔。舞台骤暗,一束冷光钉住他嶙峋的脊梁——拒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上,落笔如金石铿锵。妻子环抱中,两人相拥起舞,病躯与傲骨在《匆匆》旋律里交织成“大写的人”的剪影。
一百多分钟的演出,一个多世纪的时光跨越。很多观众表示,现场观看舞剧《朱自清》,仿佛看到了课本上先生的文字在舞台上“活”了过来,感受到了他不畏强权、追求民主的人生信念与家国情怀。
该剧自2020年9月开演以来,好评如潮,是江苏省首部斩获中国舞蹈最高荣誉“荷花奖”舞剧奖的作品,并先后荣获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、优秀表演奖等多个奖项,巡演足迹遍布深圳、北京、上海、新疆等多座城市。“历史文化名人是展示扬州文化最好的名片。”扬州市歌舞剧院院长秦如峰说,朱自清在扬州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,先生的散文《我是扬州人》中,饱含了对自己在扬州岁月的怀念,选择朱自清为题材,就是因其儒雅、风骨最契合扬州城市气质,先生的爱国情怀和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,在新时代值得传承与弘扬。 记者 肖为 王鑫
嘉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